專輯導覽
2018年11月於巴黎凡爾賽宮所召開的第26屆國際度量衡大會,全體會員無異議通過國際單位制(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 SI)的改版,SI的四個基本單位包含質量單位公斤、溫度單位克爾文、電流單位安培與物質量單位莫耳,皆重新以自然界的真正不變量 — 基本常數所定義,確保了SI單位之準確性與長期穩定性,此一改變也將深遠地影響人類未來的科學技術發展。 本量測資訊專輯將先針對SI改版後公斤與莫耳之定義進行介紹,並介紹國家度量衡標準實驗室(National Measurement Laboratory R.O.C., NML)所開展之相關標準技術發展。根據新公斤定義,一公斤由普朗克常數所定義,其中長度單位m與時間單位s則分別由光速與銫原子超精細躍遷頻率所定義。目前實現此公斤定義主要有瓦特天平法與X光晶體密度法(又稱之為矽晶球法),我國採用X光晶體密度法;專輯首兩篇專文將介紹此方法以及國家度量衡標準實驗室之相關建置。在物質量單位莫耳方面,新莫耳定義不再與質量相關,而是以該物質之個數數量決定。 量測技術發展中心以建立與維持國家量測標準為基礎,於2018年爭取國家預算建立同位素比例量測技術,以實現亞佛加厥常數的量測技術之一-同位素比例量測。針對實現亞佛加厥常數中的莫耳質量而言,其中矽晶體莫耳質量可藉由量測矽晶體中各同位素比例而得。此技術中最為重要的是樣品在前處理過程中的污染控制,其內容包含操作環境與使用材料,因此第三篇文章旨在說明矽樣品製備的相關過程。另外也針對本技術所建立的環境設施與未來應用性說明。最後一篇文章為二氧化碳同位素分析於環境變遷監測之應用,本文分別從二氧化碳同位素的組成關係,二氧化碳在地球環境中生物圈、岩石圈、土壤圈、水圈及大氣中的循環途徑、質譜法與光譜法二氧化碳同位素量測方法原理與比較,二氧化碳同位素標準物質的性質與種類(包含固體型式與氣體型式),以及二氧化碳同位素比例與氣候變遷間可能的關係等方面進行簡要說明,讓讀者可以在簡短的文章中瞭解二氧化碳同位素的相關知識。
心動不如馬上行動!
量測資訊訂閱專線:03-5732285
目錄介紹
![]() |
專輯:SI Revision-質量、物量 | |
---|---|---|
專訪美國NIST前院長Dr. Willie May"計量對創新、商務和經濟發展及社會永續的影響" |
林采吟、丁怡文 |
|
SI Revision-質量、物量 專輯前言 |
陳生瑞 |
|
矽晶球原級質量標準簡介 |
曹琳、吳玉忻 |
|
質量量測環境要求與新質量實驗室簡介 |
陳思絜、曹琳、吳忠霖 |
|
矽同位素比例量測技術實施方法簡介-樣品製備程序 |
林采吟、劉益宏、林芳新、蘇怡安 |
|
計量儀器與技術 | ||
二氧化碳同位素分析於環境變遷監測之應用 |
劉信旺 |
|
同位素稀釋質譜技術之簡介 |
劉益宏、林芳新、蘇怡安、張君綾、徐繹翔 |
|
臺灣無人飛行載具小像幅攝影系統幾何校正之研究-以南崗校正場為例 |
李瓊武、李明軒、徐百輝、彭淼祥、許展祥、黃英停、林昌鑑 |
|
特殊氣體中粒子粒徑量測技術之建立 |
張君綾、徐繹翔、林芳新、劉益宏 |
|
品保專欄 | ||
ISO 9001:2015解析系列之六 管理量測設備 |
樊國紀 |
|
ISO/IEC 17025:2017解析系列之六 與實驗室設施環境管理 |
樊國紀 |
|
國際單位制 | ||
基本單位之定義與實現的沿革及思維 |
陳兩興、饒瑞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