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導覽
在防制氣候變遷,全球暖化已是國際共在防制氣候變遷,全球暖化已是國際共同議題的今日,各國政府紛紛訂定再生能源與車輛電動化發展目標。為有效穩定再生能源對電力系統衝擊,以及減少運輸車輛溫室氣體排放,電儲能被國際間視為最有潛力之新興技術之一,搭配再生能源政策工具將可協助實現能源轉型與車輛全面電動化目標。
然而,電儲能導入再生能源與電力系統,除了創造許多新型態應用機會,也衍生不少挑戰,舉凡再生能源併用儲能系統再生能源電量計算、再生能源併用儲能系統之變流器測試技術、高容量鋰電池安全議題、汰役鋰電池再利用評估等議題,皆是新型態挑戰,並可能形成儲能與再生能源產業發展阻礙。
工業技術研究院量測技術發展中心長期配合產業發展,研析並建置相關能量,提供能源與環境計量技術研發與驗證的專業服務,協助國內廠商完成包括太陽光電、LED照明、綠色化學產品與驗證參考物質等測試驗證及校正服務。透過IECEE、TAF 及國外相關機構認證,並與UL、TUV、Intertek、JET 等國際驗證機構長期合作,提供太陽光電及LED 產品即時在地的國際檢測服務,協助臺灣產品行銷全球,提供完整計量追溯服務。隨著儲能逐漸扮演能源與環境計量不可或缺的一環,本期量測資訊「儲能標準與檢測技術專輯」,特別邀請專家與研究人員,就近年發展中再生能源政策工具、儲能與再生能源併用衍生等新興議題與讀者分享。
特別報導邀請國家再生能源憑證中心,介紹近年新興再生能源政策工具- 自願性再生能源憑證制度,藉此制度推行,讓國內再生能源效益可獲國際承認,並可活絡再生能源交易,未來結合儲能系統之再生能源案場可望得以申請,期能創造再生能源新經濟模式。專輯文章中,分別針對電儲能導入再生能源與電力系統所衍生議題分別介紹,包含「儲能系統併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參與再生能源發電義務電量計算指引簡介」,描述再生能源併用儲能系統,衍生再生能源電量定義與計算國際作法;「電池儲能系統國際安全標準簡介」介紹高容量鋰電池安全相關議題;「汰役電池評估標準探討」分享鋰電池再利用國際標準。另一方面,新型態檢測技術亦有專文介紹,如「能源採集產品性能量測技術研究」,介紹轉換環境光能源為電能之產品相關檢測與評價方法;「太陽光電儲能系統之變流器測試技術」介紹與一般單純太陽光電變流器測試差異之處。期許在儲能蓬勃發展前夕,藉由本期專家與研究人員分享對儲能相關新興議題的看法與見解,引起各界對再生能源與儲能檢測暨計量的興趣與重視。
心動不如馬上行動!
量測資訊訂閱專線:03-5732285
線上諮詢:emilyliu@itri.org.tw
目錄介紹
|
專輯:儲能標準與檢測技術 | |
---|---|---|
特別報導-台灣自願性再生能源憑證制度發展與市場展望 |
陳芃均 |
|
儲能標準與檢測技術專輯前言 |
顏鈺庭 |
|
汰役電池評估標準探討 |
宋瑞義 |
|
太陽光電儲能系統之變流器測試技術 |
施仁親、張修銘、王鍾元、蔡卿較 |
|
電池儲能系統國際安全標準簡介 |
王恩芸、顏鈺庭、劉冠麟、陳誠章、劉勝男 |
|
儲能系統併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參與再生能源發電義務電量計算指引簡介 |
鄭湘穎、王恩芸、顏鈺庭、馬先正、劉冠麟、陳誠章、劉勝男 |
|
能源採集產品性能量測平台系統評估研究 | 鄭湘穎、王恩芸、王鍾元、龍彥先、顏鈺庭、馬先正、吳登峻 | |
計量儀器與技術 | ||
交流電力原級系統之電力訊號數位取樣技術研究 |
陳坤隆、陳士芳 |
|
由內部稽核談ISO/IEC 17025:2017實驗室管理系統之運作-一般要求、架構要求與資源要求之查證重點 |
林秀璘 |
|
1000 kg質量量測系統改良介紹 |
段靜芬、陳其潭、曹琳 |
|
智慧GNSS遠端傳時計量技術 | 林晃田、黃毅君、曾添冠、廖嘉旭 | |
品保專欄 | ||
ISO 9001:2015解析系列之八 如何依照ISO 9001:2015確保專業能力 |
樊國紀 |
|
專欄文章 | ||
公斤新定義之實際實現與標準傳遞 |
陳兩興、周隆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