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經濟活動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碳等氣體,造成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急遽升高,引起溫室效應、全球暖化的人為氣候變遷,直接威脅自然生態資源之存續。世界各國為維持永續發展,自20世紀末起即致力於採取各種措施,從「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UNFCCC,1992年通過、各國簽署後在1994年生效)」、「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的京都議定書 (簡稱京都議定書,1997年簽定)」、到「巴黎協定 (2015年聯合國氣候峰會中通過的氣候協議)」等國際公約,旨在穩定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防止氣候系統受到人為干擾危害,並使生態系統能夠自然地適應氣候變化,確保糧食生產免受威脅,同時讓經濟發展能夠持續實現。
古有明訓,韓非子即言「人性自利」,為達成二氧化碳排放量控制,經濟活動、商品製造所產生之「碳排量」被計為定價機制的要素,「碳交易」此一經濟手段開始應用在市場交易中,排碳需求高的組織必須付出較多成本來取得「碳權 (carbon credit,或稱碳信用、碳排放權)」,商品亦因其碳排量來課以「碳稅」。今年七月,歐盟即宣布「碳關稅」調整機制,預期2023年上路、2026年全面實施,將衝擊我國鋼鐵、石化、化學、紡織、水泥、肥料、造紙、鋁…等產業,以「氫能」等新能源來達成減少碳排,以及能源相關的安全技術,是產業迫在眉睫的需求。
本刊謹以「氫能安全法規與標準量測技術簡介」揭櫫氫能安全之態樣,再列舉「從歐美標準發展探討儲能標準電性安全試驗」、「從鋰電池儲能系統安全看儲能標準環境試驗」、「儲能系統燃燒汙染防制設備與流程設計」、「儲能系統國際消防法規與安全解決方案」、「建置高壓大容量短路試驗室之可行性評估與研究」等篇章以闡述量測技術滿足能源安全需求之案例,期能於短時間內有更深、更廣的精進,為2050年淨零碳排的願景提供貢獻!
目錄介紹
|
專輯: 能源安全 |
---|---|
專輯前言 |
|
氫能安全法規與標準量測技術簡介 | |
從歐美標準發展探討儲能標準電性安全試驗 | |
從鋰電池儲能系統安全看儲能標準環境試驗 | |
儲能系統燃燒汙染防制設備與流程設計 | |
儲能系統國際消防法規與安全解決方案 | |
建置高壓大容量短路試驗室之可行性評估與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