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對全球而言,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的流行擴散無疑是個大挑戰,國際度量衡委員會(CIPM)主席Wynand Louw博士邀請各國國家度量衡標準實驗室(National Measurement Institute, NMI)分享以計量研發成果對抗COVID-19大流行的實例。本實驗室亦提供4項已建置的計量技術能量,以堅強的實力支持全球的防疫大作戰。
體溫計校正器
自2003年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流行以來,國家度量衡標準實驗室已開發體溫計校正器,提供耳溫計等測溫器具的溫度校正使用。該校正器是可攜式的,方便廣泛地使用於醫院、學校、超市、辦公室以及任何需要現場溫度校正的場所。相關系列產品協助我們經由預防性的溫度控制以度過2003年SARS、2009年H1N1新型流感(H1N1)、2012年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MERS-CoV)、2013年A型流感病毒H7N9亞型(H7N9)以及現今的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 國家度量衡標準實驗室將持續提供校正應用產品,為防疫第一線貢獻心力。
體溫計校正器
呼吸器流量和壓力的校正
呼吸器是對抗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關鍵資源之一。呼吸器的生產過程中需要經過專業的驗證和校正,以確保其品質及性能的準確性(如感測器的流量和壓力通道測試)。 國家度量衡標準實驗室已開發流量和壓力的一級標準,可提供呼吸器供應鏈的相關量測服務。
流量和壓力的校正
紫外線發光二極體關鍵參數量測系統
紫外線(C型)發光二極體(UV-C LED )常用於滅菌和消毒,相關產品在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流行期間,變得更加受歡迎。國家度量衡標準實驗室已建立UV LED關鍵參數量測系統,包括輻射通量、照度、峰值波長、光譜、輻射強度分佈、光譜照度等,以協助廠商確保產品品質。透過檢測器光譜響應標準對低溫輻射計的可追溯性,該系統可以提供專業的服務以滿足產業需求。
紫外線發光二極體關鍵參數量測系統
氣相式掃描遷移率粒度儀--病毒樣顆粒分析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爆發,疫苗的開發是緊迫的任務,而分析病毒及其衍生物的物理特徵等需求也迅速增加。傳統量測病毒及其衍生物大小和濃度分析的方法(如聚合酶鏈反應(PCR)和電子顯微鏡)既昂貴又費時。國家度量衡標準實驗室開發了氣相式掃描遷移率粒度儀(SMPS),可以提供精密度由次奈米到奈米的粒子分佈。通過此項技術,可以在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內完成病毒樣顆粒(VLP)的分析。
病毒樣顆粒分析
相關訊息:請點選此處